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

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

教师招聘面试初中化学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》说课稿

http://www.hteacher.net 2023-12-12 15:56 教师招聘网 [您的教师考试网]

           

一、说教材

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,是课程标准实现的载体,是将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联系起来的桥梁。因此接下来我先分析我所使用的教材:

本节课属于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2的内容。本次说课的内容针对的是第一课时“二氧化碳的性质”。这一部分主要结合三个实验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:密度比空气的大,不支持燃烧,能溶于水,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等。并且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,介绍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。关于一氧化碳,教材主要介绍了它的可燃性、毒性和还原性。同时在本节课中还设置了非常丰富的教学情境,比如干冰用于制冷剂、人工降雨、温室效应等,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,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。

根据对本节课内容的分析,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:

1.能够结合实验现象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:密度比空气的大,不支持燃烧,能溶于水,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等,并且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,能够基于化学反应实验现象认识物质之间的转化。

2.通过观察、对比实验现象,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归纳概括总结能力有所提供。

3.通过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认识二氧化碳的用途,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,同时感受化学与生产、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,认同化学的价值所在。

随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:

【重点】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

【难点】通过实验现象认识二氧化碳与水之间的反应

二、说学情

学情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非常重要的环节,是“以学生为中心”教学理念的实际应用。进行学情的分析能够让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,思考课标和设计教学活动。接下来我将对我所面临的学生进行分析:

二氧化碳是中学化学中继氧气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气体。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,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就有所接触,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。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,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,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。然而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,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,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,缺乏深思的习惯。例如,当看到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,石蕊溶液变红,他们就会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错误结论。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过程中,会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,,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实验现象,提升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。

三、说教学方法

为了能够有效完成教学任务,实现教学目标,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、学生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:讲授法、谈话法、小组讨论法、演示法、实验法、情境教学法。

本节课重点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,重视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活动,创设真实问题情境,体现课程理念。

四、说教学过程

接下来我重点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,我将从导入、新授、巩固、小结和作业5个环节来展开。

(一)情境导入

在这里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,介绍有关二氧化碳的内容,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,把学生带入二氧化碳的世界,从而引出课题——二氧化碳的性质。

(二)新知探究

1.初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

首先我会请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,两位学生互相配合,迅速制取3瓶二氧化碳。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制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实验,激发学生的兴趣,使其有一种成功的感受。

接着通过一组实验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。①展示一瓶二氧化碳,让学生观察其颜色、状态;②向一个盛有二氧化碳的透明软塑料瓶内加入1/3体积的水,立即旋紧瓶盖,振荡;③向盛有阶梯支架上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,缓缓倾倒二氧化碳气体。结合三个实验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:密度比空气的大,不支持燃烧,能溶于水等。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学生观察、分析实验,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、分析、表述及概括归纳的能力。

接下来结合学生了解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我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。例如,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、干涸的深井、深洞,在进去之前,应如何检验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?能否设计一个简便、易行的方案?通过讨论、交流,设计出实验。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、交流,理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,且不能燃烧、不支持燃烧和不供给呼吸的性质,并利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

2.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

这一部分的内容的展开,我会请学生自主进行有关四朵小花的实验。先结合第一朵、第二朵小花的变化初步认识到酸性物质可以使石蕊变红,接下来结合“喷水的紫色小花在二氧化碳中变红”的实验现象,引导学生思考原因,进行猜想,探究、推理、判断,得出结论。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。我也会说明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并不是二氧化碳。

接下来我会联系生活实际,引导学生掌握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。展示一瓶碳酸饮料,提出问题:碳酸饮料中冒出的是什么气体?怎样验证?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测吗?并且结合反应物、生成物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。

最后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总结。

(三)巩固提高

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,我会出示多个生活、生产情境,请学生分析这些情境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,比如:灭火、汽水等。同时我也会展示“干冰”的样品进行介绍,认识干冰的用途。

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“性质决定用途”的观念,同时结合情境能够提升学习兴趣,感受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,认同化学的贡献所在。

(四)课堂小结

我会请学生自主进行总结,我也会结合本节课学习的易错点进行补充说明,引导学生逐步学习用归纳、总结的方式学习化学。

(五)作业布置

最后我会布置两个作业,一个是课后习题,用于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。另一个是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,以“二氧化碳的功与过”为题撰写小论文,引导学生关注社会,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
五、说板书设计

最后谈一谈我所设计的板书,通过表格+文字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授课重点,直观清晰。

0

关注公众号

推荐阅读:

教师招聘考试公告

教师招聘考试大纲

教师招聘职位表

教师招聘报名时间

责任编辑:欣欣

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

>>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/资料查看

教师招聘面试《芦花荡》说课稿教师招聘初中美术《单色版画》教案教师招聘高中美术《进入历史》教案教师招聘初中音乐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说课稿教师招聘初中音乐面试教案+说课稿汇总教师招聘初中音乐《拉德茨基进行曲》说课稿

精彩推荐

换一换

有报考疑惑?在线客服随时解惑

公告啥时候出?

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
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
冲刺资料领取?

咨询

备考资料预约

  • 省份
  • 市区
  • 考试类型
  • 姓名
  • 手机号
  • 验证码

互动交流

  •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

  • 微信公众号:htjiaoshi

在线客服×